中考志愿填報已經結束了,每個家長現(xiàn)在等待的就是孩子走進人生第一大考的那一天。今天又聽到有關家長因為填報志愿的事投訴到教育局,原因是學校強制學生填報中職技校。志愿填報是屬完全個人自愿,但為什么還是有學校冒這種投訴的風險去強制或誤導孩子填報中職技校呢。
今天就來講講中考當中中職技校的一些道道,這種情況在公民辦學校都有,大部分人都知道初三畢業(yè)的學生參加中考無非是考高中,然后考大學,但是在中國是九年義務教育,高中如果沒有考上就得另尋出路,在東莞的普高率為60.8%,那有近一半的學生怎么辦,他們大部分還是會選擇中職技校就讀,一小部分干脆就直接出來挑戰(zhàn)社會了?,F(xiàn)在中職技校很多,競爭也很大,很多職校為了搶奪生源各出奇招。好一點的中職技校通過志愿填報就可以招滿,但那些普通一些,口碑又不好或一些民辦的中職技校為了生存就得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最最有效果的就是直接一對一找初三畢業(yè)的學校對接,有些中職技校或一些國際學校都會到各初中學校進行演講宣傳,吹噓著學校環(huán)境如何好,如何人性化,如何保障畢業(yè)后就業(yè)問題等。還有一些學校通過各種關系找到學校高層,通過學校的高層領導向班主任下達任務進行推薦,當然這肯定不是免費推薦的,如果高層領導心善一點會給各班主任分點,但有些就是直接進入了自己口袋。還有些學校就是直接對接到最下層的班主任。在中考前一兩個月有些中職技校每周約各初中學校的領導或班主任吃飯。有的中職技校還給招生老師每周考核,每周必須約到一個學校的領導或老師出來吃飯。我一個年年帶初三班主任的朋友聊天時跟我說過,一個月吃飯檔期排了12次,他說看到飯店里的菜都想吐了。當然吃飯只是一個由頭,飯桌上聊的事才是重要的,吃飯一個是為了拉近關系,二是把招生的利益跟大家說一下,讓老師們可以多推薦學生,隨著找的學校多了,老師們推薦給學生的學校也有選擇性了,這么多學校是不是把最好的推薦給學生呢?NO! 大部分班主任都會把推薦費最高的學校推給學生,當然有些老師還是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去推薦。因為家長、學生都信任班主任,班主任推薦的成功率都是非常高的。
班主任推薦越多,拿的推薦費就越多,好多年前我就聽說過一個班主任一個假期收的推薦費都有幾萬塊,可想而知,這里面的水是有多深,你說在利益的驅使下,在自己的職責范圍肯定會優(yōu)先推薦。
在很多年前在一個民辦學校里目睹了這樣一個例子,學生已經定好了中職技校,而且已經交了定位費了,但班主任知道后找學生聊天,在聊天過程中引導學生去了另一個中職技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