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成都郵電技校大事記,新理念,新時代文明要實踐;黨中央決策高,移風易俗就是好……”正月初八,在延安市志丹縣旦八鎮(zhèn)群眾文化廣場,“文明大篷車”志愿者孟成祥正在彈唱陜北說書。此時,在距離不遠的旦八村黨支部書記陳慧元家的院子里,“農民家庭會”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得紅火熱鬧,一大家子人喝著茶水,嗑著瓜子,正在商討來年的打算。
一場場喜聞樂見、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一次次溫暖人心的志愿服務,拉近了干部與群眾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志丹縣位于延安市西北部,縣域面積3781平方公里,總人口16.19萬人,是中國革命的紅都、劉志丹將軍的故里,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wèi)生縣城。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重點聯系縣,志丹相繼探索推出八大特色志愿服務項目,“八音”迭奏,唱響了文明實踐最強音。
“百姓小喇叭”戶戶樂開花
“陜北農村山大溝深、群眾居住分散、村莊空心化嚴重,而且留守人員年齡較大、識字不多、閱讀困難,說實話要讓他們學習掌握好新思想、新政策,我們也是想了很多辦法?!苯鸲℃?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謝鴻說,“我們的‘百姓小喇叭’簡便快捷、成本低、效果好,只要小喇叭一響,群眾無需聚合,隨時隨地就可以接受新思想熏陶,真正做到生產生活和學習教育‘兩不誤’,實現群眾教育全面化、常態(tài)化?!?/p>
“百姓小喇叭”志愿服務項目采取“男女老少齊動員,人人都是廣播員”的辦法,戶戶推薦1名志愿者,把新思想編寫成貼近群眾生活、群眾易于理解的廣播稿,堅持每天排班輪流播報,用百姓話說百姓事、用大白話說天下事,讓農民群眾聽得懂、聽高興、真點贊。
“嗒嘀嗒、嗒嘀嗒……”胡新莊村百姓小喇叭準時響起來了。“我們村這個小喇叭,每天下午六點半準時播報,我在家里能聽到,在地里干活也不耽誤,很方便。兩年多了,我都聽習慣了?!笔卟朔N植大戶馮平感慨地說。
“我小時候沒有上過學,看不懂書本上的政策知識。村上安了小喇叭之后,我能天天聽黨中央的會議精神,聽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聽村里志愿者輪流講故事、講政策、講道理。”今年62歲的張建忠是“百姓小喇叭”最忠實的“粉絲”,每天都會準時準點收聽節(jié)目。
“村上的‘百姓小喇叭’開通后,支書讓莊里的學生娃娃當播報志愿者,我女兒也去參加了,我們在下地干活的時候,能聽到自己娃娃播報,都聽得仔細,聽得認真?!狈吨緞傄荒樀南矚狻?/p>
“文明大篷車”駛入尋常百姓家
“以前我們開展農民教育,縣上的部門單位是各搞各的,往往一個村上午剛搞完農業(yè)技能培訓,下午又要搞文藝演出,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導致運行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基層群眾反感討厭,為此老百姓還編了順口溜‘一路干部跑一趟,各種活動沒新樣,忙忙碌碌跑路上,群眾教育走過場’?!彪p河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曹光輝說。
志丹縣將普法宣傳車、農業(yè)科技直通車、流動圖書車等8類車輛服務功能打包整合,瞅準“過喜事”“過集市”“過會”“過年”“過節(jié)”等一系列群眾聚合多、易召集的“好日子”,組合式開展傳思想、普法律、講家風、演節(jié)目、放電影、搞慰問、拍合影、送榮譽等15項志愿服務活動,讓廣大群眾在一場活動中獲得多樣服務,在一次參與中享受多種體驗,既對上了老百姓的口味和喜好,又節(jié)省了運行成本。
保安街道辦東武溝村新郎王勇,提起自己結婚的事還是喜上眉梢,“文明大篷車給我的婚禮送來喜慶,是一件喜上加喜的事情?!敝钢鴴煸诨榉空袎Ρ谏稀靶腋6际菉^斗出來的”書法牌匾,王勇滿臉微笑著說,“結婚以后,我和媳婦兒一定要牢記習大大的教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現場與老百姓一起互動唱民歌、說快板、扭秧歌,表演各類節(jié)目,貼近群眾生活,老百姓非常愿意和我們互動,他們愿意和我們坐在一條板凳上?!敝驹刚咄跤癯烧f。
“現在這個文明大篷車就是好,既經濟又實惠,不吃羊肉饸饹,不吃‘十三花’(陜北特色宴席),‘過事情’又省錢,老百姓負擔輕,我在村里當了30多年總管,這還是第一次。”婚慶總管牛應江回憶起辦事過程,感慨地說。
“紅色故事會”秉持大傳承
志丹作為革命紅都,紅色資源豐富,境內現有毛主席保安舊居、中央黨校舊址、抗日紅軍大學舊址、劉志丹烈士陵園、習仲勛土改舊址等重要紅色遺址65處。結合實際情況和紅色資源優(yōu)勢,志丹縣成立劉志丹干部學院,深度挖掘劉志丹將軍故里、陜甘寧和西北革命根據地、黨中央在保安三段歷史,編撰劉志丹、習仲勛、曹力如、王子宜、馬錫五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紅色村莊故事1100余則,開發(fā)《窯洞大事記》《發(fā)揚紅大精神》等6大類60余部精品課程,組織革命烈屬、“五老”人員、教師學生等志愿者,深入鄉(xiāng)鎮(zhèn)村莊、各行各業(yè)巡回宣講紅色故事,真正實現了“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tǒng)發(fā)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目的。
“正月里來是新年,陜北出了個劉志丹……”在旦八鎮(zhèn)吊坪村史館門前,主持人志愿者薛彩晶用一首民歌拉開了“紅色故事會”宣講的序幕,“下面讓我們有請曹林業(yè)講述他的爺爺曹力如鬧革命的故事?!爆F場響起了一片掌聲。
劉志丹將軍是金丁鎮(zhèn)蘆子溝村人,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會講劉志丹故事,都愛聽劉志丹故事?!皠⒅镜な俏仪f里的人,我小時候父親就經常給我講劉志丹將軍的故事,縣上開展‘紅色故事進萬家’宣講活動,我有幸成為一名志愿者。過年期間,我?guī)ьI村上在外就讀的學生到劉志丹故居參觀學習,并給他們講述劉志丹故事。我覺得革命傳統(tǒng)不能丟,紅色故事要一代一代講下去,艱苦奮斗的精神要一輩一輩傳下去?!敝驹刚吖孳娮院赖卣f。
“新時代鄉(xiāng)賢會”
把新風良俗樹起來
“現在生活條件都好了,但是在農村,封建迷信活動仍然存在,一些地方婚喪嫁娶講排場、比闊氣,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嚴重,人情攀比成風等不良習俗普遍存在”。金丁鎮(zhèn)趙溝門鄉(xiāng)賢志愿者米玉金說。
“煙不能超過30元,酒不能超過80元,酒席9個涼菜、4個熱菜……按照這樣的標準下來,每家過事情最起碼能省2萬元,這對于農村家庭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爆F年61歲的任智是志丹縣義正鎮(zhèn)花石安村新時代鄉(xiāng)賢會會長,也是村里“老管事”。
為了制止這種鋪張浪費現象蔓延,2018年年底,花石安村成立了新時代鄉(xiāng)賢會,在群眾中有威望、有能力,又會管事的任智被推選為會長。“要讓我管事,先聽我安排?!睂τ谝^事情的家戶,新時代鄉(xiāng)賢會成員三番五次上門勸說教育,過了兩三宗事情以后村民的認可度就高了。
“我們充分發(fā)揮鄉(xiāng)賢‘熟人效應’,引導鄉(xiāng)賢為家鄉(xiāng)發(fā)展建言獻策、出錢出力,用鄉(xiāng)賢口吻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移風易俗、家風家訓、鄉(xiāng)村振興等一系列新論斷、新觀點;籌集資金設立文明大禮包,為80歲以上老人過生日送蛋糕,資助貧困大學生,優(yōu)待優(yōu)撫軍人軍屬,幫扶慰問殘疾戶、重病戶?!北0叉?zhèn)街道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楊文富這樣形容新時代鄉(xiāng)賢會。
雙河鎮(zhèn)劉家灣村民高啟富前兩年因為宅基地和兄弟起了矛盾,兩戶大人娃娃見了面連招呼都不打,疙瘩一直解不開?!岸嗵澚舜迳系泥l(xiāng)賢會,他們多次上門幫我們兩家調解矛盾,現在話說開了,就像水撥開了一樣,兩家人和和氣氣,正月天還一起去永寧山浪了一圈。”高啟富一提起話茬就無限感慨。
“百姓大舞臺”演繹時代大文明
“以前我們排練的節(jié)目,下鄉(xiāng)一演就是三四年,節(jié)目更新太慢,很多老百姓不捧場、不買單成都郵電技校大事記!”志丹縣民間說書志愿服務隊隊長陳玉印深有感觸地說,“去年以來,我們志愿服務隊招募了許多百姓演員,縣上還派文旅局的專業(yè)老師給我們指導培訓節(jié)目創(chuàng)作、舞臺表演等,現在我們的百姓志愿者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表演、自己主持,不僅節(jié)目豐富多彩,還吸引了更多群眾主動參與。”
“花開山崗紅艷艷,綠水青山不問是何年……”杏河鎮(zhèn)陽渠村第一書記王世琛正在深情地演唱,“牛年春節(jié)晚會上岳云鵬《最親的人》唱紅了大江南北。村里面的人都喜歡聽,樂意唱,但大都記不住詞,把不住調,我就在忙完村里的工作后,教他們一起唱。下周村上‘百姓大舞臺’演出時,我們還準備好好展示一番。”
3月8日,永寧鎮(zhèn)崾子川村慶祝第111個三八國際婦女節(jié)表彰會隆重召開,村上對“五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進行了表彰,“百姓大舞臺”志愿服務隊積極表演助興,他們唱民歌、跳舞活躍現場氣氛,做游戲、猜謎語積極開展互動,現場掌聲、喝彩聲連綿不斷。崾子川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曹亞寧說:“我們制定百姓大舞臺活動安排表,堅持每半月開展一次活動,不僅豐富了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而且提升了老百姓的精氣神兒?!?/p>
“百姓大舞臺政府來搭臺,群眾來表演,把以往基層宣傳文化活動由機關干部大包大攬變?yōu)槿罕妳⑴c、群眾主演、群眾實踐,真正讓群眾成為主角,有力推動新思想宣傳實踐在基層更加生動、更加鮮活、更加多彩。”旦八鎮(zhèn)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楊成貴說。
“新時代夜?!?/p>
點亮進城農民夜生活
“大家晚上好,我是麻地坪社區(qū)志愿者,我叫白琴,今天天氣這么冷,大家都能積極來參加麻地坪社區(qū)新時代夜校,今天我們來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敝驹刚甙浊僬f。
志丹縣麻地坪社區(qū)有住戶7707戶23120人,其中進城農民17340人,占社區(qū)總人口的75%。進城農民習慣了以前的農村生活,衛(wèi)生習慣差、生活技能差、文明禮儀差,“新時代夜校”把農民夜校、居民夜校和流動夜校、農民技校等“多校合一”,利用晚飯后的空閑時間,宣傳新思想,解讀新政策,培訓新技能,養(yǎng)成新習慣,使進城農民盡快融入城市生活。
“我感覺到咱們社會‘十四五’以后更好了,無論從教育、文化、人才上,從各方面來說都更好了,對下一代也有好處,對我們思想解放的多了?!甭犕曛v課的社區(qū)居民曹樹柏說。
“自從麻地坪社區(qū)夜校辦起來以后,我沒有一天不來,每次都是早早來到夜校參加學習,70年代政治夜校亮堂堂,現在新時代夜校亮堂堂。”社區(qū)居民王金光搶著說。
“新時代夜?!卑凑铡澳睦锶丝诰劬佣啵睦锞褪侵麝嚨亍钡乃悸?,在城鎮(zhèn)社區(qū)、川道村、城郊村開展得如火如荼。
“以前村上的人吃過晚飯后,大都閑得無聊聚在一起說張家長道李家短,有些年輕人還愛打個牌喝個酒,因為這個引起了不少家庭矛盾和鄰里糾紛。我們推出‘新時代夜?!驹阜枕椖浚瑢⑥r民說長道短、喝酒打牌的農閑時間變?yōu)閷W習新思想、學習新技術、學習新風尚的充電時間,有力地提升了鄉(xiāng)風文明?!表槍庢?zhèn)公用事務服務站站長苗海云說。
“農民家庭會”開出新風尚
在志丹縣雙河鎮(zhèn)向陽溝村,一場農民家庭會正在召開。在午后冬日的暖陽下,李幫忠一家人和村里的鄉(xiāng)賢能人、村干部,就年收入情況、家風傳承、子女教育等方面展開了討論。
“我們兩個媳婦都在我們跟前好,兩個媳婦就跟自己的親閨女一樣?!逼牌篷R向蘭說。
“我公公、我婆婆對我們好。我們不管做什么,回來飯給我們做熟了。他們一天教我們來人要對人有禮貌,來人要給端茶倒水,出門不能對人沒有禮貌、要尊敬長輩。”兒媳婦劉小梅說。
一場“婆媳互夸”的對話,把農民家庭會的氛圍推向了高潮。一場暖意融融的家庭會,既把冬日豐收的喜悅言表,又通過對話為子女教育和家風傳承樹立了榜樣。良好的婆媳關系,成為李幫忠家傳承的美德。
“我們村像這種家庭還不少,對村民有教育,對周邊村的人也有一定的影響,對村民起碼就是以人家好的榜樣看齊,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整個村風正氣上來了,歪風邪氣就下去了?!毕蜿枩洗逍聲r代文明實踐站站長黨偉說。
志丹縣利用冬春農閑時間,通過“講家史、修家譜、傳家訓、立家規(guī)、重家教、理家事、寫家書、建家業(yè)、樹家風”等活動,把愛黨愛國、忠于人民的紅色家風,孝老愛親、夫妻和睦的文明家風,以德治家、廉潔齊家的清廉家風,移風易俗、勤儉節(jié)約的時代家風等送進千家萬戶,以好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
“新時代新民歌”傳唱新思想
“社會主義新時代,文明實踐要展開。浩蕩春風撲面來,融融暖意入心懷……”在志丹縣新時代新民歌創(chuàng)作基地,志愿者肖志遠和李先鋒正在進行創(chuàng)作。“新民歌創(chuàng)作既要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又要生動活潑接地氣,老百姓愿意聽,我們身上也有壓力?!?/p>
“我們抓住陜北人愛唱民歌、愛聽民歌的傳統(tǒng)優(yōu)勢,鼓勵縣域內文藝機構人員、農村70年代社教人員、秧歌傘頭、陜北說書匠、陜北民歌傳唱人等創(chuàng)作一批反映新思想、新生活的民歌詞作品,由中央音樂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志丹基地的老師進行編譜配曲,先后推出了155首新時代新民歌?!敝镜たh文化藝術培訓中心主任楊明瑞說。
“我們以‘老調新詞’為基本形式,在群眾熟知的《東方紅》《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蘭花花》《繡金匾》等傳統(tǒng)民歌曲譜的基礎上改造、補充、升華,擇優(yōu)為志丹本土文化文藝人才創(chuàng)作的民歌詞編譜配曲,讓廣大群眾聽得懂、喜歡聽、愿意聽。”中央音樂學院派駐志丹基地的“新時代宣講師”李楊冠宇說。
“我們采取專業(yè)人員學先唱、干部職工帶頭領唱、中小學生課前選唱、志愿者指導教唱的方式,廣大群眾唱新民歌不受時間、地點等約束和限制,在田間地頭、村頭炕頭,隨時隨地、張口即可唱新民歌,潛移默化就可領悟新思想。”志丹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張博山說。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這一主題,依托‘萬人志愿、千人鄉(xiāng)賢、百名標兵’志愿力量,以‘紅色故事會’‘文明大篷車’‘新時代新民歌’等八大特色項目為抓手,緊扣靈魂主線、緊盯工作任務、緊貼基層實際、緊跟試點步伐,真正在關心群眾、服務群眾中教育群眾、凝聚群眾,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心走實、走深走遠!”志丹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曹新建信心百倍地說。 (張博山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