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一代是幸福的成都金堂川鍋技校王永紅,父輩們艱苦奮斗成都金堂川鍋技校王永紅,負重前行成都金堂川鍋技校王永紅,艱辛又堅定地夯實了基礎成都金堂川鍋技校王永紅,為我們營造出了優(yōu)渥的生活與工作環(huán)境,我們是在他們的呵護下茁壯成長起來的。川鍋廠生活福利區(qū)承載了無數(shù)川鍋子弟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川鍋子弟學校的教育師資在金堂縣是特立獨行的。上世紀70至80年代,廠子弟學生常代表金堂縣參加省、市一級的文體類比賽,榮獲諸多殊榮。川鍋子弟大多純樸、坦誠、有擔當,并能在各自的工作領域施展拳腳,綻放川鍋品性。
川鍋廠從國家軍工保密單位轉(zhuǎn)型為國有企業(yè)生產(chǎn)電站鍋爐是在1980年,那時我剛上川鍋子弟小學一年級。9年后,我16歲,面對人生的第一次重要選擇,我毅然選擇就讀川鍋技校,開啟我人生一段段師徒情緣。
如今,30多年過去了,我依然記得1989年那個夏日午后,在初中部李淑芳班主任的辦公室里,她將白瓷水缸重重放下,蕩漾出一片水漬在桌面上。我耷拉著腦袋,耳邊傳來她高分貝聲音:“你怎么不讀高中?你理科成績那么好,讀個理科3年后就是考個普通大學也是沒問題的,不讀就可惜了!你自己好好想想?!爆F(xiàn)在細細想來,當初我的想法很簡單:“父母在,不遠足?!?/p>
Rodyc loud
2021.7.17二次修改審稿,原稿標題《流水的師傅 鐵打的情》發(fā)表于《四川工人日報》第12708期第三版。